光影之间演绎非遗传承
2024-03-26

1_467_352_1894_1431.jpg

何华平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解皮影故事。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柴梓嫣实习生张曦文文/图

一方幕布上,栩栩如生的皮影在木棍与提线的律动中翻腾,仿佛“活”了过来……在都江堰景区,南部皮影戏传承人何华平驻场演出的皮影戏《李冰治水》备受观众喜欢,四方游客源源不断涌入剧场,在光与影的摇曳中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

日前,何华平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记者采访何华平,听他讲述了创新传承非遗的故事。

1出生皮影世家14岁登台演绎经典

“2020年开始,我就在都江堰景区驻场演出。”3月19日上午,记者见到了从都江堰返回南充的何华平。他介绍,由其创排的皮影戏《李冰治水》广受游客好评,如今虽然是旅游淡季,但是每天仍要演出10余场次。

根植于川北乡野的南部皮影戏,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2008年,南部皮影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今年50岁的何华平是该项目第八代非遗传承人,并于不久前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我出生于皮影世家,祖辈开始就一直在乡村表演皮影戏。南部皮影戏的发源地是我的老家南部县原马王乡。”何华平介绍,其父亲何正同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皮影戏表演艺人,经常受邀去各个乡镇演出。耳濡目染之下,他也逐渐喜欢上了这项传统艺术。

9岁时,何华平正式开始学习皮影戏。“那时是父亲手把手教我,他唱一句,我跟着唱一句。”何华平说,从鼓手、到胡琴再到唱词,他的父亲对训练十分严谨,常常会因为一个小的细节不到位,让他反复练,直至满意为止。

在严格的教导下,14岁那年,何华平终于成功登上了期待已久的方寸舞台。“我至今都记得那次演出的剧目是《包公闹殿》。”何华平告诉记者,当时因为紧张而忘词,是父亲在旁边提醒才顺利完成了演出,“当时,台下的观众并没有责怪我,并在演出结束后给予了很多鼓励。至今回想起来,我仍感到温暖。”

有了演出经验以后,何华平逐渐成长,挑起了皮影戏演出“大梁”。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他和自己的堂哥何天奎开始专门经营皮影戏演出。从此,南部皮影戏走进蓬安、西充等地演出,影响力逐渐扩大。

2守望中创新皮影艺术焕发时代风采

皮影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是非遗珍宝,是需要薪火相传的艺术。如何让这门艺术不断焕发时代风采,成了何华平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非遗传承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皮影戏来说,在剧本创作上要与时俱进。”何华平说,南部皮影戏最早的受众人群来自乡镇,那时大家大多喜欢看朝纲戏、本子戏。因此,他的爷爷、父亲所创作的剧本大多数围绕这些类型展开。后来,皮影戏逐渐从乡镇“走”向了城市,他便结合实际以及现代元素,创排了50余个剧目。

“南部皮影戏要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就要结合他们的喜好和文化精髓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活力。”何华平说,除此之外,他还根据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特点,缩短了剧本演出时间,从原来一场演出需要3个小时缩短至如今只需二三十分钟左右。

与此同时,何华平还通过皮影进校园等方式,为南部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活力。“近年来,我们在南部县八尔湖镇马王小学开设了皮影课。”何华平介绍,此外,他们还走进重庆市的各个学校开展皮影课教学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皮影艺术。

如今,何华平成功从省级非遗传承人成长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一身份的转变,让他觉得身上的责任更加重了。“今年,我计划在南部县八尔湖景区开设小剧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皮影艺术在景区‘生根发芽’。”谈及未来,何华平表示还将积极探索如何将皮影艺术与短视频、直播等相结合,不断打破皮影戏演出的地域限制,让更多人能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