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丝源》剧照。受访者供图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虹
自2022年7月首演以来,南充市杂技团的《东方丝源》一直备受瞩目,屡获殊荣。该剧先后获得了四川艺术基金的资助,入选了省重大文艺扶持项目,并荣获了第五届四川文华剧目大奖。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正式发布了《关于表彰四川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的决定》,《东方丝源》榜上有名,荣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1.加紧排练将亮相首届杂技嘉年华
1月20日,在高坪区都京街道的六合剧场里,《东方丝源》的演员们正在加紧排练。随着音乐声的起伏,演员们吊圈飞舞、空中旋转,压腿倒立、肩上芭蕾……精彩的杂技动作一气呵成,令人赞叹。春节期间,他们将亮相“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南充市杂技团首届杂技嘉年华,在阆中市鱼翅广场为群众送上新春祝福。
记者在现场看到,十余台织布机从高空斜置,演员们拉着织布机另一端并排躺在地面,形成了一道薄薄的丝幕。在灯光的映衬下,轻盈而透亮。与此同时,舞台前方,演员们以十多个纺锤为道具,用叠罗汉的形式表演抛接杂耍,令人眼花缭乱。
“得知《东方丝源》获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演员们备受鼓舞,排练起来更加卖力。”南充市杂技团团长赵智敏说,《东方丝源》由南充市杂技团与李西宁导演联袂打造,主创团队经过7个多月的采风,充分挖掘南充悠久的丝绸文化,并将其与杂技的惊、险、奇、绝相融合。
“南充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建设有丝绸源点景区,‘东方丝源’中的“丝源”二字,旨在凸显‘丝绸源点’的独特地位。此外,‘源’与‘缘’谐音,还寓意着丝绸所承载的深厚情缘。”赵智敏说,《东方丝源》于2022年7月,在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隆重推出,首演即收获广泛好评。该剧先后亮相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等活动,还先后获得四川艺术基金资助、入选省重大文艺扶持项目、荣获第五届四川文华剧目大奖。
2.情感主题与杂技本体巧妙融合
《东方丝源》将杂技与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跨界融合,突出展现了杂技艺术性与审美性的一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在舞台装扮设计的背景衬托下形成了多层次的舞台空间,具有创新的审美创意。作为大型杂技舞台情景剧,《东方丝源》主题丰富,演出人员众多。不仅有南充市杂技团的专业演员,还吸纳了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舞蹈专业的学生。
“作为一名青年杂技演员,能够有幸担任如此宏大剧目《东方丝源》的主演,并亲身参与到这部剧的创作过程中,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次极具挑战性且意义非凡的体验。在剧中,我们需要通过精湛的杂技和魔术技艺来诠释角色,展现出南充独有的丝绸文化传承历史和丝绸产业发展历程中的故事,传递出千百年来南充人民与丝绸间的独特情感。”主演之一李思思说,排练中,不仅让她在杂技技巧上有了新的突破,更让她对丝绸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观众能通过表演感受到《东方丝源》这部杂技剧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
当代杂技剧表演具有不同的情感主题,而成功的杂技剧剧情会以共同的情感与文化积淀为前提。赵智敏认为,《东方丝源》有三大情感主题:一是表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悠久,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感恩天地、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二是家国情怀与团结奋斗的精神主题;三是新时代南充儿女拼搏奋斗发展“丝绸经济”,创新开放、包容兼并的精神气质。《东方丝源》的成功就在于将情感主题与杂技本体美感巧妙融合,并且两者相辅相成。
自首演之后,《东方丝源》在六合剧场进行定点演出,在演出中不断打磨提升,同时也助力了地方杂技产业与文旅行业的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专访主创
深入挖掘本土文化 创作具有南充特色的作品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虹
1月21日,记者就《东方丝源》荣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专访了该剧主创之一、南充市杂技团团长赵智敏。
记者:《东方丝源》此前已有多项荣誉加身,此次获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赵智敏: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是对我省文艺作品的高度认可和褒奖,《东方丝源》此前虽已获得多项荣誉,如四川文华剧目大奖等,但此次获奖是在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和更高的精神文明建设层面上得到肯定,进一步提升了该剧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让南充市杂技团全体演职人员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可。
作为一部承载着南充丝绸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作品,再次获奖意味着它在传播地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这也会更加激励南充市杂技团继续深入挖掘和展现地方特色文化,创作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作品。同时,也会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在创作和表演上精益求精,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记者:杂技近年来非常注重融合和创新,《东方丝源》将杂技、魔术、舞蹈等结合,将来南充杂技还会做些什么样的尝试?
赵智敏:南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除了丝绸文化,还有三国文化、嘉陵江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南充杂技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这些本土文化元素,将其与杂技表演有机结合,创作出更多具有南充特色的杂技作品,继续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杂技剧目和节目。在保持与魔术、舞蹈等融合的基础上,我们将尝试与更多的艺术形式进行跨界合作,丰富杂技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进一步注重培养和引进具有创新意识的杂技人才,参与南充杂技的创作和表演,促进南充杂技的创新发展。
延伸阅读
《东方丝源》以桑蚕文化为切入点,以南充丝绸发展历史的时间脉络为主线,通过“杂技+魔术+舞蹈+情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90分钟时间,将重要丝绸历史发展事件进行艺术串联和完美演绎。全剧分为“丝源”“丝年”“丝魂”“丝恋”“丝都”“丝路”六大篇章,讲述了从嫘祖养蚕时期的美好愿景到新时代南充人再创丝绸产业辉煌的奋进历程。全面展示了南充丝绸文化、丝绸产业变迁以及南充人努力拼搏、顽强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