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需求甚解
2023-04-22

◎龚华琼

读《论语》时,有这样一句话:“食不语,寝不言。”这句话还成了一些人家的家规家矩。这个确实好,但执行起来,一定很难。你想啊,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睡个觉,都捆手束脚,装聋作哑放不开,在家待着还有啥意思。当然了,倘若一大桌人吃饭,个个都指点江山,唾沫横飞,估计也够呛。

可能也有人抬杠,圣人的话,还有错么?圣人也是人,也是凡胎肉身,他的话难道就一定千真万确?就算正确,难道我们就真懂他这话的本意?我看未必。

想起笑林广记一则笑话:丈夫在田间劳作,妻子喊他回家吃饭。他大声回答老婆道,我把锄头藏好了就回来。回来后,老婆告诫说,藏锄头要保密,你高声叫喊,岂不是要别人偷了去。就催他去看看,锄头果然没了。丈夫急忙跑回家,对妻耳语说,锄头被人偷走了。

笑话归笑话,可道理是一样的。一味地听话,不过脑子,就不是邯郸学步的一己之悲了。回到“食不语,寝不言”这个话题上来。我觉得我们很大程度上误解了孔子。他说这个话,一定有个语境在里面。或是记这话的孔门弟子喜欢承前省承后省。都是圈子里的几个人,话里话外自然懂,记个大纲金句就行。就像陈丹青记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一样简洁,没有必要把渣渣草草的注解都写上。何况那时是在竹片上或熟牛皮上写字,谁愿意费那个劲呢。

“食不语,寝不言”。出自《论语》中的乡党篇。该篇约二十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大体都是讲“谨而有循的执礼之正”,估计这点不存异议。

以前,我读这部分文字,看到孔子“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就来气。这也吃不了,那也不能食。究竟要吃啥呢?难道一生志于道,不以粗衣淡食为耻的圣人,也是装的?真是气人!

直到有人举古人注疏说,这章是孔子特讲祭祀时,主要神职人员的饮食起居礼仪的,我才消了气。后来看有专家注书说,这个“语”,是应答之意,口含食物,易梗咽。“言”,自言自语为言。睡觉自言自语,如果不是梦魇,就是有病。所以正常的人都不会养成这个怪习惯。虽然也说得通,但我还是倾向于祭祀说。觉得它才是孔子的本意,也才符合礼崩乐坏,需要“礼”来规范的彼时。

不过,现代人说话做事,喜欢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不问青红皂白,捞起半截话就跑。对孔子的话,尤其如此。通读《论语》几遍,前后一关联,你就会喜欢上孔子,发现他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就像隔壁的那个老先生,待人和蔼可亲,慈眉善目,和年轻人特别合得来。

正因为这样,有人觉得他好欺,老拿他做挡箭牌,为自己的浅薄无能找借口。

比如那句“无友不如己者”,就常被人念歪了。如真按字面意思理解,不与赶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或是所交的朋友都要超过自己才去结交。要是这样的话,人人都可称皇称帝,做个响当当的寡人了。所谓的人家,不就是一座孤岛,所谓的人类,不就是一片荒漠了么。于情于理,都不通。那么,孔子的真意又是啥呢,就是人无完人。他要门徒互为镜子,择善而行,见错则改。

年轻时,读书不求甚解,还为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这一辈子衣食无忧,有个工作就很不得了了。直到戴上眼镜,认清了不远游后的“游必有方”,才知道弄拐了。

看到一篇文章,说成熟的人有五个“不争”。不与父母争胜负,不与爱人争得失,不与朋友争贫富,不与自己争快慢,不与老天争命运。对这“五不”,我不敢苟同。看过打个抿笑,也学圣人口气:巧言令色,鲜矣仁。

QQ截图20230422114315.jpg

龚华琼营山县小桥中学教师。作品散见《长江丛刊》《小品文选刊》等省内外数十家报纸杂志。

悦分享

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确如此,对经典来说,每个年龄阶段读它,理解都不一样,尤其是儒家经典作品,比如《论语》,书中的智慧,会随着阅历的不断增多而被我们翻新领悟得更深透一些,从而读出欢喜,读到自己,学会为人处世。吐故纳新,终于懂了半个《论语》治天下的要义。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