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察|让文艺作品闪耀时代的辉光
2024-06-04

让文艺作品闪耀时代的辉光

文新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一切优秀文艺作品,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优秀文艺作品是创作的硕果,更是时代的产物。新时代中国迈向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属于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应该既能够反映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又能够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品的高度决定文艺工作者人生价值的厚度。广大文艺工作者应从时代声音中激发艺术的回响,用工笔画把历史巨变描绘出来,用大写意把时代主题渲染出来,用长镜头把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全方位全景式展现出来,努力创造出铸就强国复兴时代文艺高峰的精品之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充满辩证统一的两项标准,在优秀文艺作品的指标体系中缺一不可。面对色彩斑斓的生活和丰富多样的需求,优秀作品需要在表达上不拘一格、雅俗共赏,在内容上有正能量、有感染力,在效果上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在态势上顶天立地、铺天盖地。作品到底好不好,终归人民说了算。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拜人民为师,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努力创作出深受人民喜爱和满意的口碑之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佳作名篇为中华文明赋予熠熠星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璀璨宝库为创作优秀作品提供深厚滋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制胜密码。只有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彰显中国审美旨趣,同时符合世界进步潮流,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作品,才能够在世界文艺舞台鲜明树立中国气派。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向着人类最先进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最深处探寻,把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凝聚起来、彰显出来,努力创作出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经典之作。

我国古代文人讲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反映出文艺为时代、为人民、为民族的朴素哲思。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更应科学把握文艺作品何为优秀又何以优秀之奥秘,不能局限于一己悲欢,而应以超越自我的视角对待艺术创作,把个人追求与时代要求、人民愿望和民族命运熔铸起来,不断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人民、无愧于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



本文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24年6月3日第1版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