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察|远离浮躁创精品
2024-06-17


远离浮躁创精品

文新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近十年来,文艺界的“浮躁”问题得到有效扭转,但“浮躁”之风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浮躁作为一种社会心态,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文艺领域。体现在文艺领域,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等种种浮躁现象,不仅伤害文艺创作,也伤害社会精神生活。一些作品只求迎合市场,缺乏真正的思想灌注和深度凝练。在浮躁心态下创作出来的“浮躁作品”,可能一时之间受到追捧,但就像时代大潮中被抛却的沙粒,最终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文艺创作本质上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告诫我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和主题雕塑工程,汇集300多位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通力合作,历经寒冬酷暑3年,完成了一部反映党的光辉历程和不朽功勋的视觉史诗,成为新时代美术工作者为时代塑像、为时代铸魂的典范之作。“新歌唱新疆”优秀原创歌曲演唱会,之所以获得观众好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采风团跨越天山南北,深入14个县市区,行程3500多公里,与多民族基层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280余人次交流,深入挖掘富有民间特色的音乐资源,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渊源,感悟文化润疆的力量。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的《长津湖》,剧本改了37稿,演员的造型设计100多种,字幕上的工作人员多达12000多人,演职人员在零下20多度气温下,用全力以赴的敬业态度向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致敬,也成就了让人热泪盈眶的扛鼎之作。一切伟大的文学艺术家无一不是在孤独与寂寞中创造出了震撼人心的作品,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就告诉我们,守得住内心、耐得住寂寞是通往艺术巅峰的必经之路。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创作是一场灵魂的舞蹈,需要脚踏实地,以不惟功利的定力、恒心和毅力,去追寻艺术的本真。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怀揣对艺术的尊重和敬畏,保持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真正身入心入情入,潜心钻研、千锤百炼,坚守自己的创作攀登之路,不为外界喧嚣所干扰,不为浮躁之气所动摇,创作出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时代佳作,以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回报人民。



本文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24年6月17日第1版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