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女石渡口的抒怀。(1988年)杨麾摄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晓江
从拿起相机的那一天开始,他便对准了嘉陵江。镜头前,他捕捉着家乡每一个细节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他沿嘉陵江追逐孤帆远影;20世纪90年代,他记录嘉陵江上挑沙运石的汉子;进入21世纪,他又专注拍摄嘉陵江畔已寥若辰星的老屋。
数十年如一日,他跋山涉水、风雨兼程,拍摄数万张照片,用镜头构建了无数普通人的生活档案,用影像记录了南充的日新月异。他就是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四川纪实摄影代表人物杨麾。
4月15日,记者与杨麾相约在顺庆区镇泰路西山书院。作为南充文艺活动中心,这是他常来的地方。跟随杨麾熟悉的步伐,记者来到二楼一间茶室,茉莉花茶香气盈室,相坐于长条木桌前,那些与摄影、与嘉陵江、与川北老乡有关的故事,随着茶香氤氲开来。
A一张照片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4月是全民阅读月,“嘉陵江畔——杨麾摄影作品展”是南充市图书馆4月系列阅读活动之一。这一次他拿出100多幅照片向公众长期展出,挑沙石的挑夫、走乡串镇的剃头匠、漂荡在嘉陵江上的船主……展现了嘉陵江流域的风土人情。
忙完摄影展,杨麾又忙着准备4月21日至26日由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在宜宾开展的“大美三江口”摄影创作营活动。作为这项活动的导师,杨麾将全程指导摄影者、学员进行摄影创作。已经74岁的杨麾,身体健朗,常年奔走在全国各地,拍摄、参展、开公益讲座,乐此不疲。
走过很多地方,杨麾最眷恋的还是嘉陵江。故事要从20世纪70年代讲起,从他镜头定格的寻常巷陌、江畔船舶、临江而居的百姓人家讲起……
1974年,杨麾从嘉陵江西岸的南充医学专科学校(现川北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嘉陵江东岸的南充县卫生防疫站从事卫生宣传工作。当时,单位有一台“海鸥120-4B”照相机,正是这台相机,激发了他对摄影的热爱与追求。
杨麾至今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拍摄往事,他到南充县胜观卫生院拍摄的一张照片刊登在了《南充报》上。那个年代,照片能在地方党报上刊登,实为不易。那种由照片带来的成就感让他高兴了很久,从此他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摄影成了他一生的事业。
那时,杨麾没有专门的老师,书成为他学习摄影的“导师”。他每次外出,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进书店,买一切与摄影有关的刊物。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他的摄影技术日渐成熟。他利用生活在嘉陵江边的便利,拍下了许多江边的人和景,一些获奖证书和奖杯也纷至沓来。渐渐地,他在圈内小有名气,被影友们推上了摄协主席的位置,一干就是30多年。
1982年,他的作品《甜蜜的事业》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青年摄影艺术展;1987年,他的作品《勤勤恳恳又一年》在浙江丽水举办的春季彩色摄影大赛中获得银奖……此后,他更是佳作频出,不但把展览办到成都、办到北京,还在《人民摄影》《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等专业报刊、杂志上整版发表作品,载誉无数。
2010年12月,央视10套《人物》栏目播出了25分钟的杨麾个人专访纪录片,称他为“乡土摄影家”。2016年,他获得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金像奖。
B三个阶段奠定纪实摄影风格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悄然改变着川北地区的面貌。杨麾这一时期拍摄的许多作品,不经意间展现出社会文化的变化:烫过头发、西装革履的时尚青年在街边摊位选购领带,街头群众学唱流行歌曲,农村妇女进城务工等场景,都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
几十年前,杨麾拿起相机拍下了许多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近10年他再次用相机,拍下时代刻写在普通百姓脸上的痕迹。“通过前后20年、30年的对比,从两张照片上去发现时代留在他们身上的印记,那些变迁的故事,是照片想要表达的内涵,也是纪实的价值所在。”杨麾说。
1991年的“五一”,杨麾和朋友去嘉陵太和赵家沟踏青观鸟,一个背背篓收割油菜的姑娘从他身边走过,他习惯性地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个农村姑娘的美丽瞬间。说起这段故事时,杨麾翻出照片,黑白照片中,一位农村姑娘身穿粗布衣服,手拿镰刀、背着背篓,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一束光斜照在额头上,十分动人。
这张名为《收油菜的女儿》的照片曾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受到业界的好评,被誉为“小芳姑娘”。《收油菜的女儿》主人公名叫何秀琼,为了寻找她,杨麾前后花了20多年时间。直到2018年春节前夕,他又到赵家沟,在一个经常歇脚的店子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认出了照片中的何秀琼。几经辗转,最终杨麾在成都双流见到人到中年的何秀琼,送上照片时,何秀琼激动不已。
时隔20多年,杨麾拿起相机拍下何秀琼现在的幸福生活,也圆了心头多年的梦。如今,这两张照片收录在杨麾的摄影专著《嘉陵江影像轶事Ⅱ》中。翻看这本纪实之作,大多数作品记录了照片中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农村青年成长为客船驾驶员、复读的农村学生成为白领……
几十年来,杨麾始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扎根、行走、拍摄,他的镜头里关注的是乡亲,这种来自真实生活的真诚之作,打动了不少人。艺术评论家何志云说,几乎杨麾的所有作品,仿佛没人注意到有个人正端着相机对着他们。
“摄影是生活的记录。”践行这句话,杨麾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年至1992年前后,他认为这一阶段的摄影是从功利出发到功利满足,并没有明确找到自己的路。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到2002年前后约10年时间,这一阶段他用更沉稳的心态去思考人生,去感受社会的发展,于是有了《泥泞中的人们》(组照)、《嘉陵江码头》(组照)等大量带有纪实风格的作品,创作的方向感越来越强。第三个阶段,2002年至今,他尝试用相机讲述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作品更具内涵,表达更加丰富,围绕川北乡土,他拍摄了一个又一个专题,纪实摄影风格更加鲜明。
如今,杨麾对摄影有了新的认识:它的重要功能是记录,它应该给百姓以关怀,给历史以见证,给后人以寄托,“尊重生活,体察平凡,这才是我坚持纪实摄影的必由之路。”
C多年坚守影像书写浓浓乡情
嘉陵江,南充“母亲河”。杨麾说,“我从小听着嘉陵江水声长大,除了短暂的出差和出游,几乎没有离开过故乡的土地。时代在变,故乡的风物也在变。别人的故乡存在记忆中,我的故乡在我的镜头中。”
去年12月出版的《嘉陵江·时光》,是杨麾的第6本摄影专著。在这本书中,杨麾以拍摄时间为序,以人物变化为轴,记录着嘉陵江畔这座城市前行的影像。在这本书的《序》中,杨麾写道:“这些影像是一代代南充人的集体记忆,是一座城市的过往留存,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寄予。”
在杨麾拍摄的作品中,嘉陵江沿岸码头上的情景占据着相当的份量。不管逢场日是农历的一四七日、二五八日还是三六九日,载客的机动船都忙碌地穿梭在两岸星罗棋布的小镇之间,船上船下各色人物的往来,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光是客船靠岸后,不同乘客下船的场景,他就拍了好几十年。
“码头上四十多年的变迁,都一一记录在我的镜头里。”杨麾认为,摄影是用镜头记录平民生活、用影像抒写乡情的坚守。“希望在我的影像中,人们能读懂改革开放的初始年代,能读懂画面中那个年代过往的人、过往的事。”
《嘉陵江码头》留住了繁华的过往;《嘉陵江畔的挑夫》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唱;《老房人家》展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油灯故事》是无数人远去的记忆……多年来,杨麾执着于拍摄嘉陵江两岸的人和发生的变迁。著名策展人、摄影评论家陈小波称杨麾是“为故乡生活解密的摄影家”。
2016年至2017年,杨麾《我的嘉陵江》摄影展先后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中国摄影展览馆、成都四川美术馆、南充北湖公园嘉湖书院三地展出。80幅作品记录了真挚温暖的情感,描绘了社会大潮中鲜活生动的画卷。对于杨麾来说,举办《我的嘉陵江》摄影展像是一种使命,虽然并不刻意,却以一种诚恳的方式把故乡的质朴、不容重复的容颜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嘉陵江养育了我,川北人民哺育了我,我爱嘉陵江,我爱川北老乡,我以嘉陵江作背景,以百姓为对象,以真诚做桥梁,用手中的相机,为他们留下影像志、备忘录,以此感恩我的乡亲。”杨麾说,“过去是这样,在我有生之年仍将这样,此生无悔。”
如今,杨麾依然活跃在摄影的第一线。今年,他要回访1994年在嘉陵区大通镇赵子河村板凳垭拍摄的《板凳垭的乡亲们》组照中的7个孩子。“目前,这7个人都已经联系上,他们生活在深圳、东莞、贵阳等城市,30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怎样呢?”说起7个小孩,杨麾心情激动,他期望着早一点见到板凳垭的乡亲们。
人物档案
杨麾。受访者供图
杨麾,南充市顺庆区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摄影家协会终身荣誉主席。多年来专注于纪实摄影,奔走在川北的山山水水,记录着老乡生活的酸甜苦辣和时代变迁。先后出版有《川北老乡》《嘉陵江影像轶事》《乡亲》《老房人家》《嘉陵江·时光》等摄影专著,在四川美术馆、中国摄影展览馆等地举办过专题摄影展。曾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十杰人民摄影家”称号等荣誉。
人物专访
南充有拍不完的故事
全民摄影时代,如何定义摄影的价值,立足南充本土,摄影人应当有何作为?杨麾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成功的摄影作品?
杨麾:摄影作品并不能用“优”“劣”来简单划分,但是好的摄影作品也有一些共性。比如,有艺术性、思想性,有瞬间的精彩,有现场感,留得下来、传得下去等。近些年,我在北京、汉中、陇南、眉山、重庆很多地方都搞过摄影讲座,我都会告诉学员,比起摄影技术来说,更重要的是相机背后的眼睛。
记者:进入全民摄影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师,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杨麾:摄影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记录历史,让历史定格在一瞬间,让瞬间成为永恒。在今天,从乡村到城市,无论男女老幼,不分职业年龄,都习惯用镜头记录生活的精彩瞬间,应该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摄影早已没有了神秘感,也不是摄影师的独门绝技。尽管摄影的门槛不存在了,但是要拍出好的照片,还是要加强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学习。
记者:您觉得南充这片土地上,哪些是摄影人值得重点关注的?
杨麾:我在南充生活了70多年,这是我深爱的地方,好多内容一拍就是多年,现在有些都拍不到了。旧事物的消亡、新事物的诞生,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永远都有值得记录的故事。比如,过去我们拍“脱贫攻坚”,现在我们可以把镜头对准“乡村振兴”。近年来,我特别想把镜头对准南充偏远乡镇的留守老人,这其中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关注。此外,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好多面临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如果能原汁原味将其记录下来,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