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艺激发
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磅礴伟力
方启雄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河南作为文化大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在建设文化强省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勠力前行。河南省文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持续加强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新时代文联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紧随时代步伐,扎根中原大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奋力以文艺之力激发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磅礴伟力。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到河南考察调研,每次必看文化。他强调: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特别是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视察,就来到安阳考察殷墟,深情讲到“殷墟我向往已久”,并作出三个重要论断: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三是“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河南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赋予我们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坚定文化自信,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更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河南省文联从中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激活其生命力,让新时代文艺创作更有博大宏阔、厚重深远的历史纵深。强化主题创作,创新信息技术潜力,策划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融合专业性与群众性、时代性与艺术性、创新性和融合性、普及性与国际性,数万名观众进馆参观,网上浏览量、话题阅读量超3000万。现场观众留言:厚重的中原历史,恢弘大气的艺术作品,让我为河南骄傲,更为自己是河南人骄傲!发挥传统文化独特优势,礼敬书法之源,活跃对外交流,策划主办“传承与发展——首届国际书法嘉年华活动周”,13场中外书法名家作品展,13项书法家、理论家和书法爱好者互动,赢得目光无数。一幅幅蕴含神采和诗情的书法佳作,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引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参考消息》等20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全网浏览量超1000万。日本《读卖新闻》写道:“打破国籍界限,在常设展区展出各国名家书法作品,是一次广招贤士的尝试。”展现传统中国画迈向新征程的文化自信,联合主办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展出作品340幅。展览首日观众达万余人,展出期间,展厅内人头攒动,展馆外排起几百米的长龙,被美术界誉为“郑州现象”。联合承办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奖颁奖活动,全网点击量超10亿,创历史新高。
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主线,彰显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坚持文艺的人民性,既是历史的经验总结,更是时代的深邃命题,文艺要表现人民的崇高精神,还要引领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河南省文联以重大主题创作为牵引,持续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常态化工作机制,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从人民群众推进河南现代化实践的充沛源泉中读取人民的情感与梦想、拼搏与坚守,凝聚共识,创作一批“接地气”“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2023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宝水》,是作者乔叶在河南工作期间深入生活的积累,为中国大地行进中的乡村振兴留下了一时一地的文学记录,坚实地把作品写在了中国的大地上。曲剧《鲁镇》参演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文艺评论《文艺话语中国学派的模式和道路》入选中宣部出版局第七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和2023年度中国文艺评论海外推介项目,长篇小说《天下良田》《陶三圆的春夏秋冬》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河南省剧协联合主办第十届黄河戏剧节,现场观众累计3万人次,网络点击量近2000万;河南省评协联合打造全国首个文艺评论融媒体栏目《文化新视角》,全网阅读量超5000万。群众文化热情日益高涨,“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十大群众活动一呼百应。“盛世梨园我来唱”河南省戏迷擂台赛少儿戏曲大赛网络点击量累计近1200万,“翰墨润中原”河南省美术书法作品大赛参加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70%,“我眼中的大美中原”河南省优秀摄影作品大赛累计收到投稿10万余幅。“百花迎新乐中原——2024河南文艺界新春欢乐行”系列活动,自1月18日(农历腊月初八)至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省、市、县文联三级联动,陆续举办写春联、民俗展演、公益培训……万余名艺术家“送欢乐下基层”,把文化盛宴办到了百姓家门口,送到了人民心坎上。
“两个结合”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宝贵密钥,拓展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创新之源。河南省文联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聚力,坚持“两个结合”,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切实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起来,实施五大工程,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河南现代化建设之路。一是实施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政治引领工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贯穿全年各方面工作的一大主线,撰写一批高质量理论评论文章,开展教育培训,引导文艺工作者悟原理、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二是实施新时代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围绕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和文化强省建设工作部署,建立高标准文艺创作推进机制,建立文艺精品创作传播、服务、引导机制,成立网络文艺中心,创新文艺宣传,壮大主流声音。三是实施新时代培英育才工程。实施豫籍在外文艺名家“归根还巢”计划,以周大新研究中心为起点,为10位豫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建立研究中心,强化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传帮带;加大对文艺拔尖人才、创作一线文艺工作者等人才的培养力度,让人才创作创新活力涌动;完善“文艺两新”工作体系,努力把“文艺两新”转变为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四是实施新时代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工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全面实施“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发挥文艺作用,赋能乡村振兴。推出一批文艺创作成果,举办一批文艺展演活动,培养一批乡村文艺人才,实施一批文艺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文艺传播阵地,策划推出村庄书法展、戏剧节等一批特色文艺品牌。五是实施新时代文艺节展提升工程。持续引进全国最高文艺奖项和重大品牌活动落户河南,打造本土文艺活动品牌,着力将“杜甫文学奖”“王铎书法奖”打造成享誉全国的权威奖项活动。站在新起点,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河南省委要求,团结带领全省文艺工作者,勇担新使命,展现新气象,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整体把握、系统领会、一体落实好“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河南力量!
本文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24年2月28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