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群星奖决赛音乐类第一场比赛精彩纷呈 音乐传递情感川歌唱响南充
2023-09-12

1_0_137_2763_1874.jpg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晓江见习记者龚莉

唱出时代风采,歌颂美好生活。

9月11日下午,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馆、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的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群星奖决赛正式在南充拉开大幕。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将进行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大类比赛。

当天启动仪式之后,迎来了音乐类第一场比赛。在南充大剧院的舞台上,川北民歌、藏族歌谣、盐工号子、彝族音乐……轮番唱响、声声入耳,现场成了一片歌声的海洋。

1民族音乐展现地域风情

“这里是花的山哟,这里是花的海哟,这里是花的情……”在当天的比赛中,由资阳市文广旅局选送、资阳市乐至县文化馆组织创作表演的作品《这里花开等你来》率先亮相。姑娘们以和谐统一的声音、亮丽的服饰和精彩的表演,展现出资阳儿女勤劳奋进的精神风貌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紧接着,《苗绘》《尼木泽》《我们挑起金扁担》《爱就是一个圈》《晒秋》等参赛作品依次亮相,各展风采。乐山市文广旅局选送的作品《尼木泽》,将传统彝族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唱出了彝乡村寨的新面貌;攀枝花市文广旅局选送的作品《新山给洒嗯呱呱》,歌词纯朴自然,叙事抒情相扣,展示了傈僳族的风情民俗;凉山州文广旅局选送的作品《醒绿》,将原生态器乐与民歌结合,歌唱春意盎然的天地,仿佛幸福山寨在春天中醒来。

在音乐类第一场比赛中,甘孜州文广旅局共有两首歌曲参赛。其中,无伴奏合唱歌曲《阿依嫫嫫》来源于甘孜州九龙县的婚俗歌谣《阿依嫫嫫》,唱词讲述了普米族的生产生活、婚俗礼仪等文化内涵,是一部普米人的活态百科全书。舞台上,6名演唱者结合阿卡贝拉,以不同声部、声区、音色的表现力,让听者仿佛置身一幅梦境深远的山水图画里,令人印象深刻。

“这首歌曲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分高声部、次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四个声部演唱,以歌代言、以舞抒怀,展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和时代风貌,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无限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阿依嫫嫫》表演者王小全说。

2倾情演绎讲述时代故事

麦浪翻滚的田野里,阿哥阿妹唱起了川北民歌,曲调悠扬婉转,歌词真挚淳朴,唱出了南充儿女丰收的喜悦之情和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南充市文广旅局选送、营山县文化馆创作的作品《晒秋》,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嘉陵一条江,川渝两岸香,万古巴蜀情,千里共风光……”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选送的《爱就是一个圈》,通过男女组合对唱的方式,唱响了成渝“双城记”,歌词描写了巴山蜀水的美食、美景和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自贡市文广旅局选送的歌曲《古盐道》,反映了自贡古盐场繁荣时期,盐场挑盐工人在船运、骡马无法通行的狭窄崎岖古盐道上,利用人力肩挑背驮运送自贡井盐出川的景象。“一根扁担,两个筐哟,光脚板哟,磨俩皮哟,咳咗咳咗……”舞台上,表演者挽起裤管、挑着担子,吼出盐工号子,一步一步向前行,还原了古盐场挑夫的真实生活,表现了挑夫们为了追寻美好生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眉山市文广旅局选送的音乐作品《背篼老师》,同样也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一群特校老师常常背着背篼奔走在山区的田埂小路,为山区特殊孩子送去知识和希望,她们有一个亲切的名字‘背篼老师’。”眉山市仁寿县文化馆长幸旭明介绍,作品选用表演唱的形式,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作品艺术感染力强,凸显“大爱无疆、志愿服务”主题,传递出了爱与希望。

音乐类第一场比赛现场,观众热情高涨,一曲唱罢,掌声、喝彩声不断。“这是一场精彩的演出,表演的作品风格各异,看点十足,虽然是群众性文化活动,但是都表现出了很高的专业水准。”现场观众李秋在比赛结束后说。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