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贾岛
2023-08-31

◎陈利民

在唐代群星闪耀的诗人中,贾岛不仅诗思奇僻,语言质朴;而且读书卷不释手,是一个如痴如醉的书迷。他早年在洛阳一寺庙为僧,过着孤寂寒苦的日子。后来还俗,得到文坛大腕韩愈的赏识,参加科举考试,屡次不第。

元和五年冬(公元810年),贾岛因讥讽得罪唐文宗,被贬到蜀地长江县(遂宁市大英县)任主簿,所以有“贾长江”之名。那次,他骑着毛驴赴任之际,后面跟着五六头毛驴全是驮的书籍。

据传说,贾岛是一个书呆子,在京城曾经由于痴迷读书出了两次“交通事故”。一次是他骑驴过街,边行边读。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他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又寻思下一句,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结果,一不小心毛驴撞上太常大人车马,被拘捕了一夜。另一次,他去访问好友、隐士李凝的幽居,作了《题李凝幽居》一诗。那天,他在驴背上偶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一时未定。他神思恍惚,口中絮絮叨叨。结果,误闯入京兆伊韩愈的礼仪队伍,撞上韩愈的车马。韩愈见一僧人骑着毛驴,问他为何如此?他说明了缘由。这样,两人从此成为了文朋诗友。

因此,“推敲”这一则典故被传为文坛佳话。这表明僧人贾岛不仅痴迷读书,而且写诗作文也苦吟炼字,达到明晓传神,精益求精。韩愈非常欣赏贾岛,评价贾岛的作品:“冥契自然,韵味醇厚。”

在唐代,贾岛与另一个诗人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这是大文豪苏东坡提出来的,而且概括得如此准确、生动和形象。

“郊寒岛瘦”主要指孟郊、贾岛诗歌风格,体现他们狭隘的格局,穷愁的情绪和苦吟的精神。两位诗人境况相似,同病相怜:多次不第(孟郊50岁才中进士),身无三两银,一生只做了小小的芝麻官。孟郊本性耿介,不善交往。但他平时总爱饮酒弹琴,写诗作赋,不理政务,最后丢掉官帽,拿着半俸回家,过上“一贫彻骨、裘褐悬结”的清苦日子。因此,他的诗作而愈见其“寒”。比如《卧病》:“贫病诚可羞,故床无新裘。春色烧肌肤,时餐苦咽喉。倦寝意蒙昧,强言声幽柔。承颜自俯仰,有泪不敢流。默默寸心中,朝愁续暮愁。”而贾岛曾经当过和尚,又信道学,面相清瘦,一如写诗有“道味”。有史料记载:“居京三十年,屡试不中,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

贾岛这个书呆子,甘于贫困,痴情读书。他不仅自己爱惜书,而且也不允许别人碰他的书。有一天,宣宗微服私访,来到洛阳一座寺庙中,偶尔闻得楼上有吟诗之声,遂移步上楼,见案几上有诗书,便展卷流览。贾岛不认识皇上,劈手将诗书夺过,声色俱厉,冷言嘲讽。幸亏皇上有风度,笑了笑就漫步下楼。

据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五记载:唐朝诗人贾岛,“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也就是说,到了除夕这天,贾岛必定摆上肉,倒上酒,把自己一年来写的文章和自己喜爱读的书,拿出来放在几案上,虔诚地点燃香火拜祭。他这一敬文祭书之举,被后来文人传为美谈,纷纷效仿。

鲁迅先生在1901年2月除夕写了一篇文章《祭书神文》说:“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也点赞贾岛这个读书之人,爱书之人。

诚然,对于酷爱读书的人来说,书,也许才是一辈子真正的好友,真正的“伴侣”。


陈利民南充嘉陵区人,供职于重庆日报社。出版过诗歌集《朝北的屋子》,散文集《冬天很远》《在岁月中行走》。

悦分享

在唐代许多诗人之中,我比较偏爱贾岛。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读书迷,而且他写诗作文也非常认真,非常严谨。不然,何来文坛“推敲”这一典故。汉代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估计贾岛这个读书迷,就是因为一种“病”而卷不释手,博览群书。

如今大家工作繁忙,偶尔闲暇只顾看手机,读书之乐早已淡忘,实为憾事。古人云:“无事静坐,有福读书。”我们应当遵循古训,铭记古训,并亲身实践。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