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江
一条大河,千年流淌,水光潋滟点染出山川秀色;一座大湖,碧波万顷,群山环抱珍藏着世代记忆。
升钟湖,山水相依,从远古走来,塑造着两岸风景,也听惯了两岸声浪。那些岸边先辈们在艰难的岁月中,用坚毅的脊背担起家庭的重担,也用勤劳的双手绘出生命的色彩。那些温暖的、跳动的,才是升钟湖真正流淌的,是千百年来不竭的文脉。
如果想用目光触及更久远、更有分量的物事,就必然要走进升钟湖的深处。在那里,历史是可以用目光去收藏的。站在一处叫博士嘴的地方远眺,升钟湖湖光山色一览无遗,满山苍翠恰似碧玉浮在水面,更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一个与山有关的地名——“双峰”。
升钟湖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就是双峰傩戏。傩戏——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千年戏剧,始终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双峰傩戏,戴面具、穿兽皮、跳跃起舞,在升钟湖畔演绎300年,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最朴素的表达。
古人言:言不尽歌之,歌不尽舞之。因此,在升钟湖畔,双峰傩戏、店垭花灯、保城地灯、神坝皮影……广大劳动人民躬耕在田间地头,也耕耘出光彩夺目的非遗文化。这些源自乡土的、原汁原味的文化标志,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中的精神粮食,也是生活习性的载体。
谈到生活,升钟湖周边的人是懂生活的,他们对美食的追求,也形成了独到的地方之“味”。用新麦子磨成面粉,用发了酵的老面作曲,用竹蒸笼蒸制出来的礼馍馍,直径在35厘米上下,酥散绵软,久存不坏,这是升钟湖之外的地方不曾见过的。
“馍大如升,肉长过尺。”在升钟湖,人们把大馒头叫“礼馍馍”,把大蒸肉叫“卧龙鲊”。礼馍馍一般用于农村办婚事或建房抛梁时,而卧龙鲊是红白喜事宴席上的一道压轴美食,“大”是它们的外观,包含的是讲究、是气势、也是风范。
礼馍馍、卧龙鲊、水烫面、丁缸酒、鱼头宴……这些升钟湖美食文化的主要代表,只有读懂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才能品出它的百般滋味。
美食,唤起的是人们内心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为幸福生活的奋斗,却有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1932年11月,升钟、保城等地群众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震撼全川的升保起义。轰轰烈烈的升保起义极大地鼓舞了革命群众,动摇了军阀在升钟地区反动政权的基础,在升保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后来红四方面军入川创造了有利条件。
英雄儿女、血染山岗;英雄故事,代代相传。信仰之火,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人们挥舞着钢钎、铁锹,抬着箩筐,挑着箢篼,凭着一腔热血、一双大手、一副铁肩,将西河截断,将大坝建成,创造了西南第一湖的奇迹,写就了川北大地上的恢宏史诗。
引来西河水,灌溉万顷田。川北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成为现实,而追逐幸福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建基地、办赛事、树品牌,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春暖花开,走过10年之路,“中国升钟湖·世界钓鱼城”的美誉就这样名满天下。
“休闲天堂、垂钓乐园”,这是升钟湖的又一张文化名片。爱上升钟湖,有很多美丽借口,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渔文化还是美食文化,哪一项不是光芒熠熠?
从西河到升钟水库,再到升钟湖,山民转身为渔民,深山老林变成美丽水乡,升钟湖拓展着自己的广度和深度,那不是13.39亿立方米的湖水,而是浩瀚无垠的文化。
杨晓江媒体从业者,偶有散文、诗歌见诸报纸杂志。
悦分享
参加工作后,几乎每年都要去升钟湖,因为带着任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始终未能好好停留下来,感受升钟湖之美。当然,升钟湖很大,不是一次两次可以走完的,就算无人机升上天空,所见的也只是它的一隅。或许,正是因为去的次数多,接触的故事多,在经年累月的沉淀中,才对升钟湖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熟悉升钟湖的,当然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那一方山水之间的人,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细节之中,我发现了升钟湖的文化碎片,将他们一一捡拾起来,整理、提炼、总结,于是有了这样一篇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