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座城市是一本书,那么剧院就是这本书的封面。”自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启幕以来,便不断强化着这样的理念,这其中不仅恰切地描绘了一个剧院或演艺中心与一座城市内在深刻的文化关联,也透露着演艺行业主体助力城市文化发展繁荣的理念追求与实践目标。日前,天桥春至·北京(演艺)文化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七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启动仪式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以“追风逐月为见春山”为主题,众多文化机构管理者、专家学者,演艺行业翘楚、创作精英等共聚一堂,从“剧院与城市”“剧院与行业”“剧院与观众”三个层面,深入探讨“演艺之都”蓄力赋能、演艺行业互鉴共融、演艺实践创新创造以及剧院服务与城市文化等议题,探索新征程上的演艺新实践、新思考。
>>剧院与城市:城市是一本书,剧院不仅是这本书的封面,而且是书中最精彩的段落。
无论是悉尼歌剧院之于悉尼,还是金色大厅之于维也纳,作为城市的文化艺术高地,剧院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艺术品位、精神特质与创新活力。而如何更好地以剧院运营发展赋能城市文化繁荣是时代不断发展演艺行业要面对的课题。
回溯中国剧院变迁的历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演艺工作委员会会长宋官林表示,自新中国成立始,中国剧院从第一阶段的政府机关礼堂、厂矿企业俱乐部,到第二阶段的剧场俱乐部改用于第三产业或挪为他用,到第三阶段的大剧院、文化中心的兴建和运营,剧院功能和内涵不断由单一向多元拓展延伸。而剧院从传统演出场所步入新时代,其内涵与外延已发生深刻变化,剧院与城市已成为水乳交融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关系构成,体现着剧院主体意识的觉醒、文化担当的强化、功能界面的拓展和品质品牌的升华。在他看来,如果说城市是一本书,剧院不仅是这本书的封面,而且是书中最精彩的段落。他强调,立足新时代,剧院要把握政治站位,把握文化定位,把握城市的总体定位和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把握好城市文脉传承、剧院的艺术特色、品牌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做到与时代特征相融合、与城市社会特征相融合、与百姓审美特征相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顾亚奇着眼数字赋能剧场演艺新生态,指出今天运营剧场的行业一定要充分研究新用户的特点,即其从单一被动的“观众”变为多元主动的“用户”的身份扩维。除了传统的电视,手机上的各种客户端也形成了最丰富、便捷的内容平台。例如当下北京各大剧院纷纷推出线下演出、线上展播的“双演模式”,线上观众需要更出彩的文化供给,也更偏好“短、精、炫”的内容。同时,数智赋能提升用户视听新体验。大屏的开机率在下降,但高新技术加持下,大屏视听的高质量依然是其竞争力所在。小屏的厉害之处在于对用户的日常渗透。大屏小屏间的联姻,能实现高品质视听的多端发力。例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传播扩散,以及舞剧《五星出东方》采用现代化“冰屏” LED显示技术,用裸眼投影将文物搬上舞台,使观众产生“千年一日”的时空感。此外,新用户会创造新文化空间。剧场以及围绕剧场建立的文化区域是三重空间:既是物理空间,也是社会空间,更是精神文化空间。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天桥艺术中心更应该打造剧场与文化旅游充分融合、虚实一体的文化空间和城市新地标。
“努力构建剧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惠民水平,助力提升幸福北京的底气和成色。”中演院线总经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总经理张利直言期许。他表示,在具体实践中,作为剧院运营方,如何通过特色定位、专业运营、高效管理、细致服务,引进、展示、孵化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天桥艺术中心坚持实践北京的天桥、世界的舞台、大众的艺术空间的理念。同时,既要做“观众艺术殿堂”,更要做“百姓艺术学堂”;既成为“百姓的艺术殿堂”,更应亲民、为民、惠民,而这些都体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艺术滴灌”之中,体现在从观众本位出发的运营理念、服务意识之中。作为西城区文化演艺前沿地标,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蓄力探索首都演艺新业态、文化产业新模式、演艺空间新理念,提升剧目运营水准,打造可演、可展、可读、可游的艺术空间新图景。
>>剧院与行业:没有听过《剧院魅影》的音乐剧爱好者,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随着网络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迭代,数字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不断为传统舞台表演艺术提供新的载体和共享空间,也让剧院和演艺行业不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介绍,中国音乐剧的整个市场在2017年、2018年时有一个小高潮,但当时50%以上的票房都来源于原版剧目,其中上海和北京的票房占据整个市场的70%。2019年之后,整个市场发生很大变化。尤其过去这三年,很多原创作品脱颖而出,让更多观众已养成看中文版音乐剧和看原创音乐剧的习惯。“有件很有趣的事。前两天我遇到一个音乐剧爱好者,我问欧美音乐剧看过几部?他说看得不多。我问他《剧院魅影》看过吗?他说没有听过。我问他看的是哪部音乐剧?他说《阿波罗尼亚》看了5遍。之前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剧院魅影》《悲惨世界》是看过音乐剧的标准,然而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已经不以此为标准了,面对这一代人,如何做引进原创和驻场,这个例子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戏剧的中国路径到底在哪里?不论传统剧场戏剧还是音乐剧,我们可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沉浸式演出,我们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从实践上看,传统的剧院演出由于第四堵墙的存在,和现在“Z世代”的观众有一定隔阂,“Z世代”观众更关注沉浸感、科技感、互动感和游戏感。这也是现在沉浸式演出在中国风起云涌层出不穷的原因。”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力刚表示,未来其创作实践将会使用更多的技术实现艺术升维。当下很多艺术家投入数字艺术创造,正是在升维艺术,但同时,某种意义上艺术也要有降维于娱乐的维度,让每一个人从中能够得到收获。“我们创作的作品《经海山》,用现代科技的手段重新审视中国的创世神话,并进而将演出、展览,包括VR的现场音乐,整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源空间’,其可能成长为未来的新型数字娱乐综合体,我相信它更有可能是下一代城市文化娱乐中心之一。”
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晓辉表示,北京正在全面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举全市之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同时充分发挥演艺资源汇集优势,努力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着力打造“演艺之都”。他指出,演艺之都核心的标准还是有足够体量的演艺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数据应该是演出场次。北京有差距,也有潜力。北京要有成熟而富有活力的演艺生态群,这是演艺之都的坚实基础。同时还要形成足够规模的演艺产业及其配套生态,达成高品质和高质量的多元内容产出,以满足北京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北京整体打造演艺之都,需要在演艺产品的生产中跳出作品本身,精心化设置演艺的体验价值、故事情节演出内容、演出场景及演出体验。
>>剧院与观众:数字化意味着剧场要从精英仪式感消费的1.0时代,向未来数字智能化时代的3.0时代转变。
“敬爱的观众,我爱你。你是那样的真挚、善良、圣洁。你天生地热爱真善美,你也本能地厌弃假恶丑。你在台下,却与台上一起创作。我要老老实实地说,是你培育了我。敬爱的观众啊,我爱你。”话剧导演、一级演员、北京东城区剧协主席王斑现场演讲时引用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林连昆这句肺腑话语,道出了只有心中有观众,艺术才得以永生的真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唐金楠介绍,据全国主要票务平台演出票房数据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9400余场,比去年增加了将近50%,观众人次300多万;同时,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确实改变了大众消费习惯,让剧场面临着迭代和更新的压力。数字技术和媒介的变革带来了把艺术边界拓展到无限空间的可能性。他认为,数字化意味着剧场要从精英仪式感消费的1.0剧场时代,到大众体验消费以及初步互联网化的2.0时代,向未来全维度、全时空、数字智能化时代的3.0时代转变。因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线下的消费体验,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和功能,努力成为新时代满足城市居民美好文化生活的门户式综合体。二是加强剧场智能化改造,提升剧场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拓展、收集、挖掘以观众为核心的全新的数据生产资料。三是加快打造以内容创新为核心,基于数据资源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演艺消费模式,主动探索融入即将到来的数字中国建设新图景。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一级编导周莉亚表示,剧院是连接艺术家、作品和观众的纽带,但是作为创作者,作品也是连接院团、剧院和观众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她看来,创作者要秉持三个“真”。一是真心,真心地去面对每一次创作,怀揣着一颗敬畏心,放慢脚步,真正学习、感受题材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美。二是真实,要用最真实的情感去表达、去创作。舞台对于创作者是最真实、最纯粹的地方。往往你是什么样的,你的作品就是什么样的;你以什么样的心境去面对每一次创作,作品就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所有观众。三是真诚,真诚地面对舞台,面对所有观众,而真诚的背后是尊重。(中国艺术报 乔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