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晓波
今年寒露刚过,气温陡降,犹如过山车,厚衣裹身,穿靴戴帽。难怪人们戏谑,仿若从余悸未消的夏天直接进入寒夜未央的冬天。
闲暇时,翻看龙年日历,10月23日霜降,不禁回忆起诸多过往。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我对霜降节气的关注,是在十二年前,当时父亲病危住院治疗时,病房有人手机播放众多歌手翻唱的歌曲《冬恋》:寒风起/霜降山顶/深秋已过去。
霜降山顶嘛,于我辈诸君,若要论及登高近顶之地,南充市顺庆区的栖乐山及其上的栖乐寺无疑是首选。
父亲病故的第三年,那年霜降的当日清晨,我一鼓作气地爬上城区西郊12座群山延绵的西山组群主峰——栖乐山,去感受霜降的景色和意境。
天刚蒙蒙亮,越过栖乐山牌坊大门,攀援全长4.86公里、1213级台阶的“之”字形上山步道,直通位于制高点海拔480.7米的栖乐寺。
步道沿途但见细微的冰针星星点点缀在铺有落叶的青石板上,微寒的风“剐”着脸颊,步道两侧的林木花卉,叶片面、树梢上七七八八地挂附着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寂静的山林貌似已有银装素裹的雏形。
沿途之中,不乏被霜染的黄叶随风飘落,轻轻搭在我的肩背,而冰凉的露珠也时而随意地溅落在我的脸颊上。然而,我的内心并未如同“萧瑟秋风百花凋零,枯枝落叶随波逐流”那般充满愁绪与落寞,反而怀揣着别样的情怀。
衣服上覆盖着一层从天而降的薄薄霜雪,站在山顶的观景平台上向下俯瞰,薄雾缭绕、树木葱郁、江河蜿蜒、城市错落……共同构成了一幅典雅而娟秀的南充秋日画卷。
登高、赏菊,自古以来便是霜降时节的传统习俗。在栖乐寺,碧绿的瓦片上覆盖着霜白,轻微的寒意悄然升起,正如古诗所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尤其是那经过霜打的菊花,更是傲然绽放,菊蕊独盈枝头。
历代文人墨客吟诵菊花的佳作可谓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北宋苏轼的“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一诗,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秾艳昳丽的神态;而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则通过比兴手法,赞颂了菊花的高尚纯洁品行。晚唐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一句,不仅细腻地描摹了篱边菊花的色彩,还仿佛能让人嗅到罗含宅中菊花的那份幽香。至于唐末的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则以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的强烈对比,彰显了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
古代名流大家咏菊美文的意境,在今天栖乐山的栖乐寺,一一重现,栩栩如生,力透纸背。
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象征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其实,暑往寒来、季节轮回,草木一秋、沧桑变更,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
歌曲《冬恋》所云:寒云飞转眼远离/带走我的心/雁儿呀也向南飞/请你寄上我心意/告诉他深情依旧/就像翠竹长青。
在霜降山顶之时,人们情感的触发好像长青翠竹,远远超越气候的变化,其内涵在不断地丰满。不仅体现在无垠大地、气温骤降,标志收获农作物、播种冬小麦的农事;也彰显在人世间、人间事,对远走他方爱人的牵挂思念,对生离死别的亲人、友人的深切缅怀。
岁岁霜降,今又霜降。走笔至此,不禁百感交集、心潮澎湃,复诵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蒲晓波南充市公职人员,笔耕四十年,在地市级及以上主流纸媒副刊或文学刊物发表杂文(言论)近千篇、散文(随笔)近百篇,其中10余篇杂文(言论)获省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