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梓嫣
初识屈原,缘起《离骚》。十多年前的语文课上,老师诵读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引领我领略了那份震撼天地的情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正是这份超凡脱俗的清醒与坚持,镌刻下屈原流传百世的不朽风骚。
再识屈原,是在今年的六月,我有幸参与了“寻根问祖·问道宜昌”中国文化记者宜昌行采访调研活动。众多志同道合的新闻同仁,带着共同的向往与憧憬,跨越千山万水汇聚于此,只为追寻那心灵深处满溢月光的远方。细想之下,我理应更早地踏上这片土地,早在被《离骚》的深邃所折服之时,就应启程。然而,岁月流转,不经意间,我竟让这份期待酝酿了十余年,才终于迎来了与这位圣人的心灵邂逅。
迎着阳光,我乘坐动车平稳前行至宜昌市小憩,随后与团队会合后转乘大巴。未及细赏三峡美景,即遇山路蜿蜒。历经两小时颠簸,伴随翻滚与晕眩,终抵心之所向——屈原故里秭归县乐平里。
这里的空气弥漫着“橘香”。刚一下车,我们一群人就被甘甜多汁的柑橘包围,大家一边尽情地品味着口中的清香,一边细细品读着两千多年前屈原为故乡秭归所作的名篇《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千百年来,这里始终带着橘的印记。
这里的空气带着诗意。沿着青石板一路登高至山顶的屈原庙,一家已存续千年的农民诗社——“三闾骚坛”诗社映入眼帘。一位工作人员热情地告诉我们,诗社里的很多诗人就出生在乐平里附近的山村,是地道的农民。遇到端午节,大家便共赴诗会,用诗歌来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农民”与“诗会”,这两个在我眼中原本毫不相干的词汇,竟在屈原的故乡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令人叹为观止。通过深入的交谈,我了解到,千百年来,乐平里的百姓一直以吟诗、作诗的方式来缅怀屈原,渐渐地,这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习俗——“白天荷锄辛勤劳作,夜晚挑灯吟诗抒怀”。随着这些农民诗人之间频繁的交流与切磋,他们最终共同创立了“三闾骚坛”诗社,将这份对诗歌的热爱与传承延续至今。
正说着,几位诗社里的农民诗人已经来到屈原庙。诗会开始前,他们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以古体诗词为主,用当地方言唱诗。“呜呼,大夫!归去,来兮。”他们身着长衫,唱诗祭屈原,楚韵悠长,令人泣下!
仪式结束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诗作,并谈及了近年来秭归县为支持诗社所付出的努力。县里不仅积极争取专项经费,还特邀多位专家前来,助力社员们编辑并出版了诗集。有了这些扶持,如今,诗社的核心社员从十几人发展到一百多人,全县会员竟达两千五百多人。十五个民间诗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日益发展壮大,近年来诗社陆续出版诗集20多部,在报刊公开发表诗作1000多首,秭归也被中国诗歌协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称号。此外,秭归县还将端午诗会打造成“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每年吸引全国各地众多诗人和社团前来参加活动。
这一刻,屈原的故乡给予了我无尽的惊喜与震撼。千年前,屈原以笔墨为媒,倾注满腔忠诚与热血,留下了诸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等传颂千古的佳句。而今,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在辛勤劳作之余,依然用他们的智慧和才情,创作出一首首反映内心情感、描绘真实生活的诗歌。这不仅是文脉的赓续,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
这一刻,巍峨矗立于山顶的屈原庙仿佛化作了一道分界线,清晰地将虚幻与现实分隔。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风雨的洗礼,如今,“三闾骚坛”的诗歌中,田园新诗正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而屈原文化也在故乡及其人民的守护与传承中熠熠生辉。凝视着眼前碧绿葱茏、高耸入云的群山,我深刻体会到,正是屈原那横溢的才华与不朽的精神,最终让家乡的山川成为了诗人们心中的圣地。
离去时,大家兴奋地分享着旅途的收获。我望着车窗外疾驰的风景,不由得感慨,若是屈原能穿越时空归来故里,一定会为这片土地散发的浓浓诗意而感到欣喜吧?也一定会挥洒笔墨与天地分享这份新时代的田园华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