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连超:在成都邂逅东坡 苏轼书法精神的时代寻绎
2023-07-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苏轼深邃的哲学思想、诗性的美学精神、炽热的家国情怀、辉煌的文艺成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更是中国书法文化品格的精神食粮。


苏轼7岁便向往成都,20岁随父到成都拜谒张方平,翌年父子三人由成都沿江而下,继而北上赴京应试,后有3次回蓉,直至65岁又以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虽返川途中病逝常州实属遗憾,然其归乡之心定已往之。成都是苏轼诗句中无法绕开的话题,并始终凝结着他的故土情结。自古以来,成都就有着无数的“东坡粉”。为更好地传承东坡文化,践行东坡精神,2022年11月,“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今年1月,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舞台话剧《苏东坡》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2月,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千古风范苏东坡》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贬谪期间,苏轼终将“人生失意”变成“诗意人生”。他吟啸徐行,倾心翰墨,诗化人间万象,关注现实生活。其文艺作品蕴含着对生命价值与尊严的追寻,对人生真谛与意义的表达,对人性光芒与理想的讴歌,对诗意栖居与境界的求索。苏轼晚年曾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无疑是他回首往昔最为忠实的心语,更是他三重境界最为生动的写照。虽远走他乡,然苏轼的成都情结,却始终贯穿他浩如江海的一生。想必对于成都这份真挚的眷恋之情,亦是他逆旅行吟的精神动力与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


苏轼之于书法倡导“我书意造本无法”和“心忘其手手忘笔”,极富革新精神和时代特征。他的至味新意并非刻意雕琢,亦非好奇务新,而是随物赋形,自然生发。他将象外之境通过生动的笔墨表露出来,无不令世人回味无穷。其书法实乃神与心合、心与气合,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其书法奠定了崇高的美学标准:以澄怀味象为本,以立心铸魂为根,饱含悠远深广的文化想象、超然恣旷的诗性精神,运用新颖灵动的诗意笔墨去迹化书法和美化人生。总之,苏轼书法是在融通儒释道和生活实践中不期而然间练就。苏轼曾赞誉成都大慈寺的壁画为“精妙冠世”,今之视昔,此评对于其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又何尝不是夫子自道呢?


古代书家亦是文人学者,书与诗是共荣互生的生命体。诚如苏轼曾言:“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并强调:“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因此,书法创作须形神贯通、文书共美。当前不少书家则因功利性驱使而缺失人文素养与文化认同。书法之创新,文辞是根基。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林语堂语),苏轼推崇“尚意”,追求文墨一体。诚然,当代书家若想兼顾书法的文化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就需要恪守德艺双馨与技道两进;反之,固步自封,文墨相离则终难致道。当下书法创作应秉承苏东坡诗性精神,将通透的自由灵魂、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审美意趣相融合方能形神俱妙。正所谓鉴往知来,入古出新,故而苏轼书法精神将在这座令他魂牵梦绕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生机勃发,绵泽后世。


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中,对苏轼书法精神进行全新解读,将有助于突破当下书法一味追求文字景观式图像设计,而转为文墨和谐式精神叙事,通过弘扬经典,致敬东坡,阐发东坡文化之本体内涵,探索东坡精神之现代转型,可为当代书法创新发展与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亦为成都文艺深扎基层与再攀高峰提供学理依据,更为成都承扬东坡文化与续写东坡故事提供学术参考。俗话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识苏东坡”,相信每个人都跟笔者一样,希望能在成都邂逅东坡。


(作者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发展规划办主任、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最新推荐